獨家專訪深圳市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特區建設“拓荒牛” 改革開放再出發
作者:
來源:
建筑時報
發布時間:
2021-03-02
訪問量:
特區建設“拓荒牛” 改革開放再出發
今年,正值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提起“改革開放”一詞,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深圳。40年前,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潮起南粵大地,深圳由此開始創造世界城市發展史上的奇跡。同時,一批基建工程兵也積極投身到特區的建設事業之中,深圳市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是這樣一家伴隨著深圳一同成長、騰飛的特區本土建筑企業。“作為特區城市建設開拓者,深圳建工如今仍將以‘拓荒牛’精神繼續前行,力爭成為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新坐標!”
讓建筑精品遍布神州大地
1983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基建工程兵304團集體轉業為深圳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這也是深圳建工集團的前身;又從深圳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到深圳市金眾股份有限公司,再到深圳市金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最終于2009年3月正式更名為“深圳市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去年,該公司成功晉升為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并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目前,該公司是以工程總承包、房地產開發為主業,集建筑設計、建筑裝飾、建筑設備租賃與安裝、建筑工業、新型建材、檢驗檢測、物業經營與管理等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總資產過百億元,年施工生產能力達120億元。員工2000余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達80%,高、中級職稱人員占40%,建造師近200人。下轄10家全資、控股子公司,以及建筑設計研究院、各類專業分公司18家。
“讓建筑精品遍布神州大地”是深圳建工的企業愿景。這個愿景具有三個層面的內涵:一是作為特區建設的先鋒,深圳建工要立足深圳,放眼全國;二是始終堅持以質量立身,以建筑精品回饋市場,并以之獲得市場;三是衷心期望質量至上的理念能夠為行業提供正能量。
作為深圳特區建設的“拓荒牛”,多年來,深圳建工繼承發揚基建工程兵的光榮傳統,以硬朗的軍旅作風,始終堅持“質量至上,服務至優”的經營理念,嚴格貫徹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三體四標”整合型管理體系,科學管理、穩健經營,逐步形成了主場深圳、覆蓋廣東、面向全國的經營格局。當前公司已在華南扎下深根,并在福建、海南、西安、鄭州、長沙等地拓展了市場;未來將在繼續深耕華南的同時,以上海、西安、成都、重慶、天津為依托,覆蓋華東、京津冀、西北、西南市場。
除了積極拓展全國化市場,深圳建工還為深圳本土貢獻了一大批代表“城市名片”的經典建筑。其中,深圳市民中心、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華明樓等項目斬獲“魯班獎”;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航天大廈、電影大廈等項目摘得國家優質工程獎;深港西部通道深圳側接線工程、深圳市濱河污水處理廠、濱海大道等項目取得全國市政金杯示范工程獎……深圳建工一次次將象征著國內建筑行業最高水準的國家級大獎捧回深圳,用“深圳精神”與“深圳速度”詮釋了我國當前工程建設質量的最高水平。
自1983年成立以來,深圳建工已累計完成各類房屋建筑、工業廠房、道路、橋梁等工程600多項,施工總面積近三千萬平方米,為深圳的城市化、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并在玉樹賑災捐款、汶川援建、應急搶險等方面甘當特區排頭兵,曾被住建部前副部長譚慶璉盛譽為“特區建筑企業標兵”。
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去年年底,深圳建工依托省部級技術中心開展的技術研發與創新工作結出碩果,經科技部火炬中心認定,該公司成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這必將進一步推動深圳建工創新驅動發展的進程,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建設,為公司發展壯大再添新動力!
近年來,深圳建工在堅持“品質、安全、科技、綠色”建筑理念的同時,依托深圳市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搭建自主創新平臺,大力開展技術創新及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廣泛開展校企合作,獲得科學技術獎4項,獲得國家、省、市級工法70余項,專利60余項,編制行業規范2項;積極推廣應用建筑業創新技術,廣泛開展“小發明、微創新”活動,為施工質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措施,創新效益日益凸顯。
特別是在2017年,深圳建工將“技術創新”作為年度管理的主題,并發布了“2017技術創新年”活動實施綱領,同時鼓勵推廣應用20項新技術。為此,該公司于去年積極開展各項技術創新活動:召開年度技術工作會議,建立技術創新管理組織機構;引領技術創新方向、搭建創新平臺、強力推進自主創新研發;明確技術創新成果指標、匹配公司資質升級發展平臺;大力開展前瞻性施工技術研究,確保具備超高層建筑施工能力;加大重點新技術的推廣及應用;大力推廣BIM技術創新;規范綠色施工管理,凸顯綠色施工經濟效益;利用建工學院平臺,做好技術人才培訓與培養。通過大力推進如砌體工程、模板工程、屋面工程等施工深化設計工作;推進重大新技術的運用,打造新一代建造體系,包括鋁模、爬架、全穿插式施工、裝配式建筑;積極倡導技術創收,讓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并產生經濟效益;加大技術創新的獎罰力度,讓技術創新深入人心等舉措,該公司掀起了全員搞創新的高潮,“全員參與創新,讓技術創新同‘品質、服務’一樣,深入人心,讓技術成為深圳建工的核心競爭力 ,”這就是“技術創新年”活動的意義所在。
建“標桿工程”新起點上再出發
作為伴隨著特區發展成長起來的企業,敢闖敢試已成為深圳建工的特有風格。特別是在深圳大步邁入新一輪城市建設高潮的今天,深圳建工又前瞻性地開始打造以地區標桿、分公司標桿、大業主標桿為核心競爭力的“標桿工程”,拉開了新時期工程創優的序幕。這三個“標桿工程”分別是:每個城市有代表性的標桿工程,即達到全市觀摩工地條件;每個大業主有代表性的標桿工程,即在大業主全國或區域綜合評價排名中要進入前三;每個分公司有代表性的標桿工程,即要在公司內部綜合評價中獲獎。推行標桿工程的目的,就是要以標桿項目確立集團工程標準,引領企業履約標準、質量標準、服務標準的提升。“公司不僅打造了多個標桿工程,同時非常注重標桿的迭代升級,確保‘標桿工程’走得了、走得好、走得遠。”
在“三個標桿”指引下,該公司已涌現出一大批“標桿工程”。如深大學府醫院項目在深圳市建筑工務署檢查中多次取得第一,星河傳奇項目在星河集團“雙月檢”中取得全國第一,卓越大坪項目獲得卓越集團年度總包第一,這些項目反映了標桿工程建造標準,在大業主循環市場效應彰顯。
自“標桿工程”啟動以來,深圳建工陸續獲得了全國建筑業綠色施工示范工程、廣東省優質結構工程、深圳市優質工程、深圳市優質結構工程、專利技術、施工工法、科技成果鑒定等獎項,為推動深圳建筑行業科技化、綠色化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同時,作為特區建設的首批入駐建企,今天的深圳建工還依然保持了多年來形成的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三體四標”整合型管理體系,以及禁止企業資質掛靠,禁止項目經理承包,禁止勞務大包制度,禁止工程分類等科學嚴格的“四個禁止”管理制度。同時,繼續堅持標準化、專業化、精細化三大經營管理理念,“目前,我們正在傾力打造新一代建造體系,并已初步有了雛形,”
不停頓,不止步,深圳建工正以特區“鐵軍”特有的創新和實干,續寫著深圳改革開放新傳奇。